当前位置:国际 > 正文
抗癌药零关税百天,药价到底降没降?为何感受不明显?
2018-08-09 13:57: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自今年5月1日起,中国实施抗癌药等药品“零关税”已满百日。三个多月来,多地多部门多措并举,通过医保准入谈判、省级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加快境外新药审批流程、纳入医保等举措,力促民众买得到、用得起“救命药”。

18个抗癌药纳入谈判9月底前完成

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轮抗癌药专项谈判稳步推进,经过60名肿瘤专业临床医生投票遴选,并征得企业意愿,最终18个药品确定纳入谈判范围。

这些药品覆盖了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个癌种,是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所必需的临床价值高、创新性高、病人获益高的药品。谈判工作将于9月底完成。但负责人表示这些药品大部分都还处于独家专利药保护期限内,谈判难度非常大。

国家医疗保障局 医保组牵头人熊先军:要通过谈判和企业达成一个降价协议,企业能够承受这个价格,医保基金也可以承担。

据国家医保局介绍,2017年纳入医保的17种抗癌药品,在谈判纳入医保目录时价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达到57%,总体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医保资金已经累计支付了159亿元。

抗癌药零关税百天,药价降没降?

今年5月1日,国家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降税政策,湖北、北京、辽宁、甘肃等多省份都对抗癌药进行了降价,政策红利已经开始逐渐落地,惠及多地患者。

但也有人表示并没有感受到药价的变化,对此,制药企业称,主要是因为进口药品普遍存在数个月的存货,税收政策调整反映到终端价格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各省的招标采购周期通常为1-2年,合同期内医院的采购价格并未发生变化。国家医保局要求前期进行国家药品谈判的12家企业,对药品价格进行重新测算,经过财税专家复核后,已经与企业就调整后的医保支付标准或挂网采购价格签署了补充协议。

专家建议建立药品入医保评估体系

我国医保已经覆盖95%以上人群,但是医保是基本医疗保障。专家建议,针对药品进入医保,国家应该建立全方位评估体系,评估的范围不仅是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更要包括整个社会的支付能力和进口药的经济效益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保资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减轻老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副院长 沈琳:并不是所有的进口药都是好药,这个药物是不是特别必需,不可取代。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认为,针对罕见病以及有明确靶点的治疗肿瘤的进口药物,可以通过减免临床试验等优惠政策加快进口药在中国上市。同时针对中国高发或者多发人群的疾病,可以为国外药企开启绿色通道,使他们能够迅速地在中国做人群临床试验,试验后,有了中国人群样本数据再进行上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性。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如果只是把西方人群的资料直接用于中国人会出很多问题的,包括剂量和用法,都要进行改型。

国产抗癌药:创新仿制齐头并进

国家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降税政策,其中一个出发点就是倒逼国内药企加快创新。从长远看,国内患者要及时用上好药、新药,国产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关键。

2017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36种药品纳入医保,这其中包括赫赛汀等17个肿瘤药。以赫赛汀为例,价格从2万元降到了7600元,加上医保报销后,患者最少只用1500元左右就能买到药了。药品降价后,使用的患者明显增加。

8月4日,国家医保局召开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座谈会,谈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围绕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带量采购展开从而推动药价的下降。自2015年起,中国启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仿制药需在质量与药效上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

据统计,我国已上市抗癌药品138种,2017年总费用约1300亿元。要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同样重要的是支持鼓励国产药研发创新。我国于2008年启动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截止2017年底,已立项课题1700多项。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史录文:中国药品95%以上还是以仿制药为主,尽管现在处在一个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好的时期,但是这个路还很漫长,我们必须构建一个药品的生产、研发、流通、监管的完整体系。

责任编辑: 梅长苏